行业知识
2022/8/17
1、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一种药剂,曾经特别管用,消杀效果特别明显,但不知为什么,效果渐渐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如果咨询一些专家或者查阅书籍,一定会出现这样一个词:害虫抗药性。
2、害虫抗药性,是指昆虫忍耐杀死正常种群大部分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并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能力。简单说,就是害虫出现了抵抗杀虫剂的能力,使得杀虫剂表现出没有以前那么好的杀虫效果。
3、若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这种抗性的产生是必然的,而且这种“抗性”在害虫中是可遗传的。抗性通常包括行为抗性、穿透抗性、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等四种,而靶标抗性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需要关注的一类抗性。靶标抗性,是指杀虫剂在害虫体内的靶标部位变得不再对杀虫剂敏感,往往涉及害虫的基因突变、进化等原因。
4、因此,面对抗性,人们提倡“轮换用药”。但正确的“轮换用药”,不是单纯的换个品牌、或换一类不同药剂成分的杀虫剂,而是关注杀虫剂的杀虫机理。只有作用机理换了,作用的靶标换了,才能解决害虫的靶标抗性,如换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是解决不了害虫对氯氰菊酯的抗性。
5、除确保正确的轮换用药治理靶标抗性外,对于降低代谢抗性可以选择含有增效剂的药剂;解决穿透抗性可以在使用时加入渗透剂;对已有行为抗性的如蟑螂拒食葡萄糖行为可改换为不含葡萄糖的胶饵。